有关月饼的作文素材5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篇关于月饼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有关月饼的作文素材(1):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又是一年中秋到,让我想起这首儿歌,想起儿时母亲为我蒸月饼的情景。上世纪80年代,母亲带我们姐弟三人,从乡下到城里,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五口人仅凭父亲一人的口粮过活,生活很窘迫。要强而又心灵手巧的母亲逢年过节总是想方设法为我们做美食,元宵节做元宵,中秋节蒸月饼。(那个年代,人家里都没有烤箱,只能蒸月饼)月饼好吃关键在馅料。母亲用乡下带来的核桃、芝麻、瓜子、花生和果品店买来的白糖、冰糖等为我们做五仁月饼。她先把芝麻和瓜子仁用炒锅焙干,再把花生米用油炸熟,核桃去皮后,把四种果仁用刀切成颗粒状。(不必太碎,否则口感不好)材料备齐后,开始做馅。母亲先把果仁、芝麻放入盆中混合均匀,接着加入白糖、食用油、水和面粉搅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面粉的多少,使馅料软硬适中,容易成团即可。最后,加入点冰糖或红绿丝,馅料即大功告成。做好了馅料,开始和发面。母亲和面是一绝,她和的面表面光洁,富有弹性,蒸出的馍入口筋道、绵软,回味无穷。面开了,可以包月饼了!母亲把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再用擀杖把面剂子擀成圆饼,取适量的馅料包入其中,用手搓成圆球状,放在案板上一按,一个圆圆的月饼形状就出来了。最后,母亲还会用小刀在月饼上雕刻出漂亮的花纹,小鸟呀,牡丹呀,菊花呀,梅花呀,叶子呀……蒸月饼的时候,我们姐弟三人围坐在火炉边,一边听母亲讲故事,一边等待月饼出锅。那一刻,小小的厨房中充满了快乐和温馨。“起锅喽!”在弥漫的水汽中,母亲把蒸熟的月饼用食品颜料涂上红色、绿色、黄色,那一刻,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奇迹般地出现了!母亲把月饼分给我们,拿在手上,先要欣赏一番,比一比谁的月饼最漂亮,然后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真香啊!花生的香、芝麻的香、核桃的香、瓜子的香、白糖的甜、冰糖的爽一下子都涌入口中,那种香甜、美味的感觉,至今难忘!“每逢佳节倍思亲”,母亲已经离世多年,我再也无法吃到她蒸的月饼。但是,母亲为我们蒸月饼的情景,历久弥新……有关月饼的作文素材(2):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父亲和一个月饼的故事1960年正月,父亲还不满26岁,只身随着自己所在的工厂,从故乡临汝搬迁到我们嵩县陆浑来,加入到修建陆浑水库的浩浩大军。这是父亲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自己的父母。工作之余,父亲常常思念远在二百里之外的祖母,思念家乡的亲人。转眼七个多月过去了。中秋佳节的前几天,工厂给每个正式工人仅仅发了一个月饼。由于食品短缺,民工连一个月饼也没有发。我父亲领到月饼,小心翼翼的打开那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油光纸,一股香甜的气息立刻弥漫开来。因为稀有,那圆圆的月饼显得格外诱人,格外精美:月饼的正面被烤成了橘黄色,中间雕刻着嫦娥奔月的图像。嫦娥舞动长长的衣袖,向着一轮圆月飘飘欲飞,在她的衣袂旁边,则雕刻着篆体的“中秋月饼”四个字。月饼的边沿颜色洁白,轧有齿轮似的边痕。看着月饼上好看的图案,闻着那诱人的香味,父亲分明的感受到了饥肠辘辘,忍不住唾津的潜溢了。然而他却轻轻地将油光纸重新包好,珍重的藏进一块毛巾里。因为他想起了自己的老母亲,他知道老母亲在中秋节是吃不上月饼的。同时他得知,有个老乡家中有急事,请准了假,将在中秋节前回故乡去。父亲把月饼包进毛巾,又连同毛巾裹进自己尚未拆洗的棉袄里,他打算让那位老乡把这个月饼和棉袄捎回二百里之外的故乡,捎给祖母。这位老乡也是一位单身小伙,不过他却只是一位民工。这次分月饼,自然没他的份。由于在工地上没日没夜的干活,加上饥饿的煎熬,他瘦的皮包骨头。由于是老乡,我父亲经常接济他。父亲把月饼和棉袄交给他,嘱托他把月饼捎给祖母吃。他接过去,很为父亲的孝心所感动,爽快的说:“放心吧,我到家就把东西给大娘送去。大娘看到你这么挂念她,不定有多高兴呢!”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那个民工再也没有来工地。要过年了,父亲请假回家。从临汝小屯下车,往家去还得步行十多里路。他走到半路,碰到邻村的一位老乡,急忙打听家乡的消息,那人笼统的说了一句:“饿死了好多人呢!”父亲想到身体孱弱的老母亲,不禁双腿发软,几乎走不成路了。好不容易走到邻村,又向人打听有没有见到他老母亲,那位老乡热情的说:“大娘正在伙上呢,快回吧!”父亲这才来了精神,三步并作两步往村里赶。父亲在家停留了几天,把自己一年来的所有积蓄都给了祖母。祖母拿出拆洗好的棉衣让父亲穿,父亲这才想起月饼的事,就问祖母:“娘,我那次让他捎回来的月饼您吃没?”祖母说:“只捎回来棉袄,没捎月饼啊!”父亲这才知道,那位老乡在回家的路途中禁不住月饼的诱惑,半路上把它吃掉了。父亲给我们讲起这件事的时候,我深深地被父亲的孝心所感动,虽然那个月饼并没有传递到祖母手中,成了永远的遗憾。有关月饼的作文素材(3):
750字的高中中秋节日记:月饼赞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750字的高中中秋节日记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知识,多写多练,愿您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有关月饼的作文素材(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苏式鲜肉月饼。我们先准备好材料:鲜肉、面粉、猪油、糖粉、盐.......一共有3个步骤:第一步准备馅料,放冰箱冷藏30分钟,第二步就要做水油皮了,需要面粉、猪油、温水、糖粉,都按比例放的,我担任了称料的工作。第三步做油酥,需要面粉和猪油。接下来,我们几个开始做了,有的用小木棒滚皮,有的包肉......大家忙的不亦乐乎 最后放到烤箱里去烤。我觉得烤的过程是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好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烤箱,开始品尝我的手艺,真好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