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_优秀作文素材5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条关于家教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家教_优秀作文素材(1):
马上就要小升初大考了,金铃的妈妈却急了起来。
金铃的成绩还是原样,而妈妈为了让金铃成绩上升,到处找家教。我不太喜欢找家教,考试关键还是在平时以及考试临时发挥出来的潜能。但是,从这也能看出妈妈对金铃的爱。
金铃能不负众望成功考试,但愿如此吧!
家教_优秀作文素材(2):
如今,电视电脑成了很多孩子们的玩伴,往往痴迷于其中。我的儿子9岁了,打开电视就看动画片,开了电脑就找游戏。有时,想带他出去散散步,都不愿意去。怎样才能让他戒掉痴迷电视电脑的坏习惯,再养成一个好习惯,成了我急需解决的难题。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他最爱打一个叫《三国志》的游戏,由于儿子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对其中的人物关系搞不清楚,经常要问我。我就想,给他买一本儿童版的《三国演义》。以后,他凡是问我三国问题,我就说,你读读《三国演义》就知道了。因为儿子急着想知道三国里面的人物故事,所以,他用四五天时间,就把《三国演义》读完了。在他专心阅读《三国演义》这段时间里,我们家因为经常来客人。我就灵机一动,何不让来我家的客人帮我做家教帮手呢?我向客人悄悄要求:你一定要大大地表扬我儿子爱读书的好习惯,他特别爱读《三国演义》,你最好问一些三国故事,问完了,还要夸夸我的儿子。并一再叮嘱客人要保密。于是,来我家的客人,都会问我儿子:“听说,你爱读《三国演义》?不简单,这么小的年龄就这么爱读书,了不起,将来肯定有大出息。”有的客人会对儿子说:“你对三国知道多少?来,我考考你,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这个问题对儿子来讲是小菜一碟,很快就答出来了,而且反问客人道:“你说五虎上将是谁?”一下子问倒了客人,客人连夸:“不简单,不简单,你读的书真多。你太棒了,有的孩子就不知道读书,老爱打游戏,那像你这么好。”儿子听了,又高兴又脸红。客人越表扬,儿子就越高兴,两个多月时间,就把《三国演义》读了十几遍,对其中的故事滚瓜烂熟,连目录也能倒背如流。他对读书慢慢有了兴趣,就开始读其它的书籍,如《上下五千年》、《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等。儿子每次放学回到家,最爱做的事,就是读书。一次,老师让写一篇关于爱好的作文。儿子写了一篇《我是三国迷》的作文,谈起三国故事如数家珍,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老师一看他的作文,很吃惊,一问才知道他特爱读书,于是就在班上大大表扬了他一番。于是,儿子成了班里爱读书的典型人物,回到家里越来越爱读书了,很少打游戏,偶尔也看看动画片。每到星期天,我最常带他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到了书店,我给他发点钱,让他去选自己喜欢的书,自己去结帐。儿子每次买书两到三本,由于是自己选的,回到家总是迫不及待地读,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一种习惯。至今,连我也没有想到,一本因势利导的《三国演义》,让儿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戒掉了打游戏的坏习惯。这件事,让我很有点家教感悟:那就是家长要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关键要抓住契机,不断激励、强化他的优点,因为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要45天时间。慢慢地,他的好习惯养成之后,坏习惯就会慢慢消失。看来家教,用点小“阴谋”还是蛮有效的家教_优秀作文素材(3):
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大国,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五千年来悠久的文明历史文化传承一代代每一位中国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严格要求自己。长辈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奶奶就教育我长大后要乐于助人,要诚实、正直、守信用、尊老爱幼,勤劳节俭。还要自信,自爱,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有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在奶奶那一代的时候,她的妈妈教育她说要把人先做好,才能做好事。渐渐地有了爸爸,他长大成人以后,爷爷奶奶对他管教很严,不允许爸爸抽烟喝酒,还规定他晚上不能超过十点回家,到哪去都必须经过父母同意才能出门。听奶奶说;‘爸爸小时候非常有礼貌,见人就叫,连在路上遇见乞丐也要跑上去叫他。一直到现在,这个好习惯从未变过。在这点上我要向爸爸学习。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
每次奶奶送我去上学,在公交车上看到有老人上车,总会叫我让座,甚至还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比她年纪更大的老人。其实奶奶她也是老人,她也六十多岁了,可是他觉得那些年纪更大的老年人比她更需要那个座位。奶奶这几十年来从没忘记她妈妈的话,一直是按着妈妈的话做的,她在我家这一带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女儿。
奶奶一直是个乐于助人,善良的人,只要别人开口,她一定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哪怕是吃点亏,她也从不计较。奶奶常说;“吃亏是福’也可能是奶奶做了许多好事,老天爷都看在眼里,奶奶跟同龄人比起来比他们都要健康,这都是奶奶的善良、正直、乐观的心态换来的好身体,这就是大概人们说的好人有好报吧!
每次我去朋友家玩,奶奶、爸爸妈妈经常提醒我到别人家要有礼貌,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更不能把别人家的东西带回家。告诉我无论在哪里,只要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积极地去帮助他。在父母的教育和带领下,我也知道怎样节约用水,不乱花钱,有空时帮妈妈做家务,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奶奶,爸爸妈妈为人处世的方式上,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正在努力的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家教_优秀作文素材(4):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家庭准则。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风好,这个人才会茁壮成长,如果家风不好,这个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视家教,最终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教训是沉痛的。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难怪在同一间教室里,在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会有优劣之分!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和《曾子杀彘》的优秀家教故事,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注重家教的父亲,他在《诫子书》中这样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告诫那八岁的儿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于是像孟子、岳飞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便在这样的家教中应运而生。
家教,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传男不传女”,已被岁月的流冲走,而那些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了“家家之风”。中华民族文明的脚步正在新时代的`家风中稳步向前!
家教_优秀作文素材(5):
2005年3月20日,我带小女儿去市少年宫观看双休日的拉丁舞培训,小女儿在沙州小学也算是拉丁舞特长生,我们看到参加培训的孩子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从乡镇开车送孩子来市区,为了孩子真是舍得投入。几个在场的老妈妈深有感慨地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广博无私的。”
不少孩子排着队伍,跟着老师模仿跳舞动作,家长们都站在四周围观。这时我发现有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蹲在教室的后面观看孩子们跳舞,我走到她的身边问明了情况,小女孩在实验小学读书,虽然她对星期天参加兴趣班不感兴趣,但是她的爸爸妈妈非要她参加,无可奈何她来学拉丁舞,我多次做小女孩思想工作,她就是不愿意加入到跳舞的队列中去,连她的奶奶也陪着她一起笑,说了也没用,无动于衷你有什么办法。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亲“强按牛头硬喝水”的做法,即使用心良苦又有何用呢?这是明摆着看得见的例子,至于双休日、寒暑假给学生强行补课的事情那就更多了。据我观察,成绩优异的同学,往往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他们在学习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相反很多补课的学生,大多数养成了依懒的习惯,由于补课老师不是上新课,就是炒冷饭,渐渐地有的学生甚至连上课也不认真地听了,因为他以为懂了,或者不懂可以寄希望于补课。结果是家长白花了钱,枉费了力,把孩子惯坏的例子还真不少。我有一位朋友,他看到很多家长为孩子补课,心急眼红,盲目跟风,每个星期天不厌其烦地送女儿到物理老师家补课,期末考试只得了50分,与没有参加补课的基础差不多的同学一个样,他十分气愤,赶到我家里来诉说,请我帮他到物理老师那里把补课钱要回来,我说:“我也不知道补课的事,再说你又是自愿的,他也不是只补你家一个孩子,你怎么能只责怪老师呢?”我暗暗吃惊:“这种课补得学生真累,家长真烦,老师真难,风气真坏,有何价值呢?”
因此我劝说家长们:“孩子参加补课,上兴趣班等等,你可别高兴的太早。”作为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千万不能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攀比,急功近利,到头来事与愿违,后悔莫及啊!
但愿我们的家长能从中感悟出点味道来。
原载2005年6月18日江苏教育网2005-12-11《少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