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一年级作文 列表

一年级作文

酸梅汤_优秀作文素材2篇

2022-10-29 07:01:54

酸梅汤_优秀作文素材2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篇关于酸梅汤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酸梅汤_优秀作文素材(1):

夏日灼灼,最是渴望一碗酸梅汤,解热去躁,安神定心。

小时一到暑假,父亲有空就到小镇药店去买做酸梅汤的原料:干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药店老板眉清目秀,是父亲的朋友。每次父亲去,他小心翼翼包好原料,临走还不忘叮嘱熬酸梅汤的注意事项。买回家,父亲把这些原料浸泡、搓洗,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注满水的大锅里。水煮沸,再用文火炖半小时,放冰糖,不断搅拌,直至冰糖全部融化。然后把汤汁滗出来,杂质倒掉。找一个大罐子密封一下,冷却后用长长的绳子吊在小院的那口井里。那时没有冰箱,这种冰镇法效果极佳。哥与我每次玩得满头大汗后,就直奔井台。一大蓝边碗酸梅汤下肚,从脑门凉至肺腑。人神清气爽,脑门的汗也不见了。慈祥的父亲看着我们的馋样,脸上的皱纹开成了一朵花。我们,就在这样的静好岁月中,蜕变,成长。

后来在张爱玲的《金锁记》中也读到了酸梅汤。“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这精巧细腻的刻画是在七巧识破三爷姜季泽的诡计,三爷抽身离去时。此后,她对三爷的一点念想消失殆尽,心如死灰,一步一步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用打翻的酸梅汤营造了悲凉的情绪氛围,把七巧内心的悲戚阴郁刻画得入木三分。

进城这么多年,再也没品尝过童年时那么香甜的酸梅汤了。直到去年夏日,再一次与它“亲密接触”,是在云南丽江四方街。穿过熙攘人群,走过狭长幽深的石板路。一拐弯,忽然一幅印有“酸梅汤”三个大字的巨大旗帜映入眼帘。不禁怦然,走进小店。一身素布长裙的女子,捧上一碗凉气习习的酸梅汤。一品尝,发现滋味果然独特。原来加了玫瑰花、蜂蜜、蜜枣……入口是似有若无的清香,接着蜂蜜的甘甜、乌梅的微酸一点点蔓延,渗透。然后又是一丝丝缥缈的蜜枣的甜,蜿蜒盘亘。呀!酸甜一路纠缠,真是冰凉沁骨。酷暑之时,在这样安然的古城小店,品一碗久违的酸梅汤,终于领略“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的真正内涵。

由于酸梅汤有收敛的作用,发烧的病人不能食用,受外伤的人更是忌讳。记得《红楼梦》里有个情节,宝玉要喝酸梅汤,却被温柔体贴的袭人制止。当时贾政一顿板子打得宝玉“臀上作痛,如针挑刀挖一般”之后,吃不下也喝不下,就在周围的人纷纷着急的时候,他却嚷着口里干渴,要喝酸梅汤。酸梅汤宝玉没喝成,袭人认为,酸梅汤有收敛的作用,对宝玉伤势的恢复不利。不过,贾府里熬出来的酸梅汤恐怕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吧?

“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过去,干鲜果铺的门口,常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黄底黑字,工致规整,在风中摆动,颇见秀雅。也有小摊贩卖冰镇酸梅汤,摊上插一根月牙戟,摊主手持一对小青铜碗,不时敲击发出铮铮之声。路人不见梅,只闻声,清凉之感豁然扑来。待一碗下肚,暑气全消。这样的景致看似风雅,其实在当时也很家常。可惜如今这样的家常,也渐行渐远,踪影难觅。

酸梅汤_优秀作文素材(2):

炎热的夏天我最喜欢和表姐去姥爷的园子里玩了,那里有我们无尽的乐趣。

园子里,姥爷种的大葫芦一个个挂在架子上,金色的南瓜像耀眼的灯笼,葡萄架上也挂满了果实,一丛丛月季花开得正艳,偶尔有一两只蝴蝶飞过,可繁茂的枝叶并没有给我们遮挡一些炎热,一会儿,我和表姐就已经大汗淋漓了。

这时,去买东西的姥姥回来了,她手里提着一个袋子,里面除了有黄瓜、西红柿等几样蔬菜,还有乌梅、枸杞、山楂片和一包白糖。这是做什么的呀?我禁不住好奇地问。姥姥笑着说:过一会你们就知道了。姥姥说完顾不得歇一歇就直奔厨房去了。

孩子们,快过来啦!姥姥在叫我们了。我和表姐高兴地哼着小曲跑了过去,看把你们热的。姥姥边说边用毛巾擦去我们头上的汗水,指着桌上的两碗汤说:快喝吧,酸梅汤,解暑的。我和表姐不由一阵惊喜,我们还从未喝过酸梅汤,不知道味道会怎样?我端起碗来,只见暗黄的汤汁晶莹透亮,点缀着几颗乌梅,还有山楂片和红宝石般的枸杞,好漂亮啊!我立马喝了一口,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并且还清凉清凉的。我一口气喝完了,只觉得身上的暑热立刻散去了,好凉爽、好舒服啊!只见表姐还在那里细细地品着味道,看她那满足的样子,一定是很享受吧!于是我又要了一碗。姥姥对我们说,酸梅汤可以消暑败火,既清心又解渴。难怪我现在一滴汗也没有了,全身的毛孔透着舒服,感觉一身清爽。那酸梅汤啊,令我回味无穷的酸梅汤!

姥姥的酸梅汤,让我把全身的暑热散尽。我知道,姥姥是看我和表姐热得满头大汗,怕我们中暑特意为我们做的汤,所以我很感激姥姥,感谢她在炎热的夏天给了我们清凉。哦,这清凉的酸梅汤里盛满了姥姥浓浓的爱。


上一篇:优秀作文,古诗的作文素材5篇
下一篇:【精选】母亲节的优秀作文5篇

天天作文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