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作文 一年级作文 列表

一年级作文

优秀作文,依稀的优秀作文5篇

2022-09-26 09:31:15

优秀作文,依稀的优秀作文5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篇关于依稀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优秀作文,依稀的优秀作文(1):

  陆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小昆山人,退休前是位语文教师。生活在“二陆”故里,敬仰“二陆”先贤,感悟“二陆”文化。因与“二陆”同姓,他常常戏谑自己同姓三分亲,五百年前是一家。

  老年大学开展“上海之根,美丽松江”征文活动,陆老师积极参加。他静坐桌前,沉思片刻,成竹在胸,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看那写在传统方格稿纸上的文章,字迹工整,标点规范,无一涂改,犹如庞中华的钢笔字帖,令人叫绝。

  老先生告诉我们,他的字是“童子功”,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扔过来一本字帖,天天临帖习字,若写不好,父亲挥动竹尺,一顿竹板夹肉伺候,嘴里还不停地说“朽木不可雕也”。打完之后,常常举着一双红肿的小手,匆匆扑向爬满青苔的石阶,双手捂在冰凉的石阶,那是最好的止痛药。看来现如今的人写字犹如鬼画符,大概就是儿时少吃了竹板夹肉的缘由。

  文章写好,按要求是电子文稿。不会电脑的陆老师犯难了。做IT的孙子拍拍胸脯,揽下了这个活计。键盘一阵敲打后,手写稿变成电子稿。陆老师伸头一看,内心一阵抓狂,错字满篇,标点乱点,真真是惨不忍睹。怀着对文字的敬畏,祖孙共同修改,几番回合下来,老先生累得满头大汗,孙子也不耐烦了。罢了,罢了,求人不如求己,“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陆老师报了老年大学电脑学习班,“八十岁学吹打,从头开始”。寒来暑往,每日手敲键盘,对于喜写作的陆老师,笔换键盘真真的不习惯。三个月后,电脑学习班结业。用陆老师的话,电脑刚刚脱“盲”,小学一年级的水平。

  从此,陆老师的书桌上支起了一台电脑,那是孙子淘汰的二手货。坐在书桌前,窗外阳光明媚,清风吹拂,老先生低头敲键,抬头看屏,低头抬头,不一会儿,眼花颈痛,坚持不了。更要命的是,大脑“断片”,灵感全无,一片空白。老先生叹口气,败下阵来。

  痛定思痛,老先生重又拿起了笔。当他轻轻摊开稿纸,提笔写字,字香纸香扑面而来,仿佛神助,一篇文章一蹴而就。文章写成,趴电脑前,笔换键盘,敲敲打打,手写稿变电子稿,在陆老师眼中,令人仰慕、心生敬畏的文字,经自己一笔一划写成犹如天上明月,盛开的鲜花,赏心悦目,有生命,有温度。而打在电脑上的字,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冷冰冰,无生命。

  清明节到了,陆老师携“夕阳红”读书班文友登小昆山,拜谒“二陆”先贤。一身干净合体的中式衫裤,一条烟灰色的长围巾飘在胸前,文友惊呼陆老师好儒雅,老先生清矍的面容,微微含笑,嘴角上扬,一副很受用的模样。“二陆”草堂内,他亲手打开稿纸,那是一张洁白的宣纸,一行行行草,犹如行云流水,酣畅灵动,字字力透纸背,秃笔书草,颇有几份陆机平复帖的神韵。孙子担心爷爷眼神不济,要打印在A4纸上,爷爷摆摆手,说道“你不懂”。听老先生声情并茂读祭文,犹如山上吹来汉晋之风,穿越千年,与先贤交流互动。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谁还会潜下心沉浸于一个人的阅读与写作。陆老师常说退休了,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小昆山下,“置三分闲地,借一片秋月,邀朋友三五”,共同“采菊东篱”,有感悟,有意境。提笔就写,白发依稀始换笔,不忘初心,开始一笔笔地写,一键键地敲。笔与键盘轮番交换,篇篇文章“飞”上电脑。歌德说“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在陆老师心中,换笔就是乐趣,写作就是天堂,他誓将“换笔进行到底”。

优秀作文,依稀的优秀作文(2):

那一天,我还依稀记得

铃声踩着琴键,我机械般地站起,走向那所被时间所遮盖的严严实实的记忆深处的小学,思绪像闸门被打开的水龙头,怎么也止不住。双眼迷茫,似在探寻着什么。

初入盛夏,吝啬的凉风带着些许少年汗水的气息。知了,重复着那段已不知重复多少遍的老歌,老树上的斑痕,被它的阴凉所掩埋。这条小路,不知走了多久;这个班级,不知进了几次;这个老师,也不知见了多少日月了

空旷安静的教室里,一沓仍散发出油印味的卷纸,安静地躺在桌上,同学们鸟雀般观望,却也瞧不出什么。老师走进来,熟悉的面庞,熟悉的动作,熟悉的声音,再一次出现。她走上讲台,伸出纤纤玉手,展开那沓不被夏日的酷热而热的蜷缩的卷纸,瞬间油印味更重了。

一切仍照常进行,发了卷纸,期末卷纸。发完,前往卫生区打扫卫生。

望着如雪飘落的树叶和红红绿绿的零食袋,又想起之前自己不想扫地的情景,想笑,却又不知为何滴下了带着过去回忆的泪水。

播告放学的广播声,又肆意地破坏了安静的场面。之前,一听到放学的铃声就一蹦三尺高,可现在,却如此抗拒这违和的声音。

校园门口,准备回家,熟悉的校园,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同学,他们都走了,一种孤寂涌上心头。可我却笑了,带着些许秋天的悲凉的笑。

即使校园的熟悉小路不再走了,参天大树也不再陪我了,老师同学都离我而去了,可我,仍会依稀记得那一天

优秀作文,依稀的优秀作文(3):

回不去的,才愈发令人想念

题记

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除了偶然在我的梦中徘徊,其余的时候都只是恍惚的印象。回不去的时光,独留我空空地想念。

我想念那时,天空湛蓝得没有一丝尘埃,我们的心也不受一丝外界的纷扰。小伙伴们好像真正的兄弟姐妹,从不互相怀疑,从不计较得失。伤心的时候,互相安慰,开心的时候,分享快乐。我们有时争吵,有时打闹,但始终不会为了一些小事而误伤了友谊。那时,我们的心都似万里无云的清澈天空,那样纯真、无暇。

我想念那时,天空中的阳光洒满整个庭院,我在庭院中笑着、跑着。春天爷爷在院子中的小菜园播种,我在一旁嗅着月季花的香气。爷爷劳作归来,黝黑的额头上冒着汗珠,和我一同躺在庭园的席子上,静静地望着灰白相间的小鸟拍打翅膀,形态各异的云彩自天边飘过,蝴蝶在花儿上久久驻足。爷爷爱花,他的庭院一半是田地,一半是花园。我最爱轻轻地抚摸着娇嫩的花瓣,嗅着馥郁的花香,倘佯其中。那时,我的心没有世事的烦忧,悠闲自在地沐浴着阳光。

我想念那时,夏日的太阳散发出火热的光芒,姥姥家的大枣树为我们带来了一片阴凉。我坐在院子里,做了一辈子教师的姥姥,拿出课本,教我读书认字。我学得很快,墙壁上满是我用小石块刻下的新学的汉字,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像姥姥一样学识渊博的老师。学完了的时候,就坐在枣树下翻翻舅舅小时的书本,带着小黄狗买根冰棍,坐在门口看着缕缕炊烟自村中升起那时,即使天气十分炎热,没有空调,我却从不闷在家里,活泼自由,心如太阳一般炽热。

梦着梦着,我忽然惊醒。原来,时光已逝,童年不再。回不去的那些快乐时光,愈加令人想念。闭眼,两行清泪落下。原来,过去了的就不再回来,只能在梦中想念

优秀作文,依稀的优秀作文(4):

这是珍藏心底、永不蜕变的味道,浅尝一口,香甜溢满心间。

盛夏,老屋。

儿时,每到放暑假,我会准时出现在村口。这时,总会有一对老人在那里等我回家。

我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环境,喜欢这里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到这里,外婆总会牵着我的小手,来到小屋门前的池塘边。肩上跨着一个篮子,去采摘荷花。因为,我喜欢吃外婆做的荷花饼,喜欢那种香甜的味道。

池塘边有一条小船,外婆会先将我抱到船上,然后自己再缓慢地上船。我坐在船中,静静地看着满塘的荷花,外婆则站在船头,撑着竹篙。一会儿,就满篮荷花了。回到老屋,外婆戴上围裙,站在水池旁细心地洗着荷花。然后,左右手各端一个凳子放在院子中央,我坐在那个小凳上,静静地看着外婆做荷花饼的整个过程。将一片荷花放在左手心处,右手用小勺放一点肉糊进去,然后灵巧的手再将荷花瓣一卷,放在提前和好的面糊里,使周围都封好,最后再将它们一个个地放到油锅里。香味会慢慢溢满整个老屋。我喜欢这种等待的味道。

荷花饼熟后,外婆会眯着眼,把这些荷花饼都盛到盘子里,并在盘子周围放几片荷花瓣,既好看,又美味。我垂涎三尺,外婆看出了我的心思,总是微笑着点着我的鼻尖叫道小馋猫。然后用筷子夹一块细细吹过后送到我嘴里,只感觉脆脆的,满口的香甜。这种味道,使我依恋。

如今,学习紧了,没时间去乡下看外公外婆了。当然也无心去想那曾带给我无尽喜悦与美好的荷花饼。可是一到夏天,外婆总会像我当年准时出现在村口一样,手里提着一个保温饭盒出现在我们小区门口。我总是笑着跑过去,牵着外婆已经粗糙的手,向家走去。回到家,在我期待的眼神中,外婆打开饭盒,一股熟悉的香味溢满餐厅,同时也溢满我的心间。浅尝一口,还是当年的味道。

我喜欢这样的味道,这是像品尝一杯香茗的味道,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优秀作文,依稀的优秀作文(5):

掬一江清水,湛一樽美酒,清风羁绊思绪。掏尽千古名言,阅上下五千文化,沁满心房。
——题记
文学,蕴育着美。
美,滋润着人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清秋,古轩亭外,听流水潺潺,轻舟荡漾。一抹钩月倒挂天穹,风吻水面的涟漪,秋风绕绕,秋思飞扬。游说在这山川秀丽的景中,如画中景,又恰似景中画。安静着,安静着感受那刻的清凉,静观自然,悟着高山流水,飘逸清俗。轻轻的合上双眸,月光肆意的洒在身上,打开双手,拥抱自然,拥抱此刻的时光,仿佛像是停止的沙漏。此刻,山静,水静,心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纵使岁月匆匆,容颜改;纵使时光侃侃,白发霜。终不悔一心,牵绊梦想,有梦想,有思绪万千向着希望大胆的向前,不曾停下脚步,不曾迷茫徘徊,也不曾贪恋沿途风景,就这样,一直走下去。流年面前,曹操尚且弃之于行,守之于心,不受行役,只因那个不指江东不罢休,不定中原不服输的气概和意魄。守着年轮一圈一圈的转动,停在最初的梦想的时刻,因为是曹操的不罢休,因为是年少轻狂的梦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哪怕前路坎坷崎岖。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有才者的狂傲豪情,有才者的自我期许,有才者的不畏风浪。一时的落魄失意,丝毫无损满怀的豪情壮志,依旧顶天立地,依旧是浩气长存。不去蓬蒿之下,不委野草之居,骑一匹骏马,半两美酒,潇驰在长安城外,夕阳西下,落日照英雄年。这样一个颠李白、狂李白、真李白诠释这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对着自己,问着自己: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需要走出来。
这些不失为经典的诗,这些不失为经典的词丰富了几千年人的思想,传承了华夏的优秀古籍。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不仅诗人,文学也亦同,这样的古典籍诗词犹在,那种当时的心情还在,那种精神还在影响着一代代的人。
追溯历史的画卷,凭栏相望,古轩窗,红阑干。浸润在文学中,领悟着诗词带来的美,如半靥花,在幽静的子夜绽放,携阵阵清香,醉心意,醉悠扬……


上一篇:民俗的优秀作文5篇
下一篇:白纸的优秀作文5篇

天天作文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