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_优秀作文素材5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个关于忆往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忆往_优秀作文素材(1):
一年一度的集会如约而至,往日冷冷清清的院落迎来了短暂的热闹与生机。经过摩肩接踵的人群,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小巷,在一棵大树的包裹下,一扇暗红色的铁门映入眼眶。旁边石凳上,一位眉目慈爱的老奶奶悠闲的倚靠着。但现在,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都没能再一次找到她的身影。
小时候常常跟着爷爷奶奶回老家,因此我第一次认识了那位奶奶。正巧赶上过会的时节,我们一家来到了姨姥姥家聚一聚,唠唠家常。以前的我最不愿意的就是见面生的人,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刚下车,我就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躲藏在父母身后,极力想隐藏自己。亲戚出门迎接,我又不想让他们看出我的胆小,便硬挺着身子细细观察周围一切。一位略显年迈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好奇:身着白色半袖,瘦弱的身躯,面颊泛红,脸上布满了皱纹,那一条条曲折不均的像是墙上斑驳的印迹,爬满了面容。但那历经沧桑的脸上却显现着少有的温和慈祥。一看到我们的到来。迫不及待地拿出刚准备好的食物,不管三七二十一便硬塞到我的手上,我看着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零食高兴得不得了,于是那位老奶奶我铭记在心。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我的姨姥姥。
再一次来到姨姥姥家时,一回生二回熟的我已经毫不拘束,在厨房里上窜下跳。吃过午饭就要回家了。可是还没玩尽兴的我又哭着闹着要待在这里。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爷爷奶奶无计可施,只好答应傍晚再接我回家。一下午我和姨姥姥的孙女玩的不亦乐乎,跳皮筋,踢毽子,打羽毛球每个我们都百玩不厌,我的心像吃了蜜的甜。经过了一番闹腾,我们疲惫不堪。正当我们刚刚坐下时,姨姥姥早已经把热腾腾的牛奶和香喷喷的包子放在了我面前,包子是姨姥姥特意待在厨房亲自为我做的。耐不住饥饿的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那次饭菜的味道胜过无数山珍海味。姨姥姥在一旁看着我,笑眯眯地说:慢点吃,还有很多,再给你拿!我心满意足地笑了,但却总感觉没有姨姥姥笑的灿烂。
最后一次见姨姥姥,一眼就能看出她已经年老体衰了,气若游丝,消瘦憔悴。岁月的折磨已经很难在她的身体上寻找到一丝活力,连语言都难已吐露清楚。见到了我们,姨姥姥再一次露出了她的笑容,艰难地开口道:快给丫头拿点吃的。我赶忙拒绝了,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和悲痛。我再一次不忍离去,但不再是往日的贪玩所致。
一天的早晨姨姥姥去世的噩耗传来了,认识姨姥姥的人都在诉说着她生前的热情善良。我沉默不语,脑海里不停回荡着有关姨姥姥的回忆。不论是她亲手为我包的包子,还是生病时仍然不忘照顾我,都令我记忆犹新。泪水充盈着眼眶,模糊了眼。
集会年复一年的到来了,可她的身影仿佛被橡皮擦掉了一般,没能再出现
忆往_优秀作文素材(2):
亲爱的王老师,您有没有体验过一种感觉,就是每周在写随笔前,都要把从出生到现在,无论大的,小的,清楚的,模糊的所有事情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思考,再思考,思考到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从小到大就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即使忽然想到了,但往前翻竟然发现自己写过这件事。这是一种无助的,空虚的感觉。那时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
说实话,我只有过一次这种感觉。我问过妈妈,为什么?妈妈说我不用心观察生活。可连我家猫白天眼睛蓝,晚上眼睛红这样的小事儿都观察到了呀。我反问妈妈,妈妈给了让我感到意外而又惊喜的答案:那些你就可以写出来呀。哦!我恍然大悟。
从那以后,我就不发愁写随笔了。因为我总是在写随笔前能想到我能写的事情。可是直到今天,写随笔之前,我在看《红岩》,然后我怀疑脑子被革命了,看完之后,大脑一片空白。我又想到老师说可以写以前随笔的续集。马上往前翻了一篇,可怕的是我把《卖女孩儿的小火柴》又读了一遍,读后我又僵住了。脑子里浮现了一堆小学时写的童话,像《苹果艾培欧的故事》、《香蕉布拿拿的故事》,什么《桃子皮吃的故事》《西瓜沃特迈伦的故事》,马上就要疯了。随后,我还是脑子里想到了写随笔这三个字。我把这三个字写在草稿纸上,欣赏它们,脑子里又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有'随笔'这个词语?作者的意图?,第三个问题把我吸引住了: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写随笔?然后我就想到写这篇随笔,这个开头
我有个问题想问自己:如果连这篇随笔我都写了,下一篇我该写什么呢?
哦!我想到了,老师,敬请期待《水果故事三部曲》
忆往_优秀作文素材(3):
回忆像叮咚的小溪,缓缓的流淌在脑海里;回忆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给人的感觉美好至极;回忆更像美丽的音符,在我脑海里想起。
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抓住了最美丽的那个音符。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微微的风儿从身边掠过。姥爷说要教我骑自行车,我听了欢呼雀跃。我们推出自行车,姥爷先示范了一遍给我看,并给我说了许多骑自行车的要领。我听了略略点头,觉得原来骑自行车没有什么难度。于是,我跨上自行车姥爷在后面鼓励我说:加油,要保持平衡。但现实往往比想像的难得多。不知怎的,车头总是控制不住车轮不停地扭动着,我心一慌,手忙脚乱起来。最后车一歪,我直接从车上摔了下来。这时的我灰心丧气,不想再学了,骑个自行车怎么这么难呀?姥爷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走过来说:这样可不行,不要气馁,咱们可不能半途而废啊!先要一步一步来。听完姥爷的话,我又重新振作起来,我叫姥爷把自行车的后面扶住,请他跟我跑了几圈。我重新调整了坐姿。我一圈又一圈地踩着。过了一个小时,我终于找到了平衡感。于是,姥爷叫我试着自己骑。我鼓足勇气,骑上了自行车。我紧紧握住把手,做到心不慌手不乱,双脚不停踩着脚踏板,车身保持着平衡。车子稳稳地向前奔跑,我成功了!我会骑自行车了!
现在的我可以轻松地驾驭自行车了,每当回忆起这件事,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喜悦。如果说人生像一首诗,那么回忆就是诗里最重要的感情。如果说人生像广阔的大海,那回忆就似那给它无尽源泉的水源。
忆往_优秀作文素材(4):
回忆往事,许多记忆碎片浮上脑海,几块零零星星的碎片拼接在一起,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那一天,我和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游玩。入住酒店后的第一个早晨,我来到附近的街道买早餐,视线最终停留在了一家米粥店前。老板是一个中年妇女,穿着白衬衫,对待顾客很和气。米粥很香,看上去糯糯的,喝上去更是香甜可口。当一杯米粥下了肚,我感到全身舒畅,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树苗,正在接受着阳光的洗礼。
次日,我又来买米粥时,发现前面是一个头发乱糟糟,衣服满是破洞,还散发出一阵阵恶臭的乞丐。他全身脏兮兮的,还沾满了灰尘。大家都刻意躲着他,我也不由自主后退了几步。但是老板却好像认识他,还主动跟他打招呼。更让我惊奇的是,老板竟然没有收这个乞丐一分钱。
轮到我时,我好奇地问老板:阿姨,你认识刚才那个人吗?老板摇摇头。我心中的疑惑更深了:既然你不认识他,为什么你还这么亲切地跟他打招呼?还免费送他一碗米粥呢?阿姨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缓缓地说道:中国有句话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收获快乐。我这样对他,只是想帮助他。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乞丐,他们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苦衷。我做的微不足道,但是我希望能帮助到他我若有所思地望着刚才那个乞丐走远的方向,这一次,我的眼中满是温暖。
回忆往事,每每遇到需要帮助的人,那幅画面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它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模糊,反而更加清晰。朦胧中,我似乎又听见那天阿姨对我说的话,犹如一颗石子落入水中,在我心里激起一道道潋滟。
忆往_优秀作文素材(5):
一场史无前例的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肆虐着大地。
灾难来了,为防疫情传播,人们宅在家里,喝茶、看书、看电视、玩手机,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没有灾年的愁绪,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灾难,对于现代无忧无虑、美满幸福的人们来说,似乎成为了遥远的记忆。
坐在家里,我想起了去世多年的奶奶,她老人家若在世一定会说:人传人,灾难又来了,老天要收人罗!。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最喜欢听奶奶讲的是那些传染大家病,人们逃荒要饭的灾年往事。
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困难,在嵩县历史上天灾人祸众多,每次都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其中最严重的是清光绪三年大旱,奶奶讲:听上辈人说,当时的人们“食榆皮、草根、雁粪、土块”、“树皮草根、剥掘殆尽”、“剥木皮,捣石为面”“用榆皮以糊口、食麻饼以充肠,鸡犬杀而不留,牛羊食之净尽”、“饿莩遍地”。
也许是经历的灾难太多,奶奶一辈子节俭,平时生活粗茶淡饭,缺油少盐,特爱吃柿糠馍——就是把磨面过萝后的麦糠和柿子糁和在一起,做成面馍,粗糙又耐饥。前些时候,我在报上看过一篇讲养生的文章说:麦子的大部分营养都在麸皮上,建议人们少吃精粉,多吃麸皮面。读完了全文,又让我想起了奶奶,她老人家能活到96岁高寿,生活中常食的就是这些能糊口的粗麦子面,老玉米,柿子,枣之类的杂粮。奶奶不懂得养生,因为家里每年秋季能收回10多担柿子和桫梨,一大缸的核桃,满满的两大篮子红枣,还有许多的老玉米,干豆角,倭瓜片,萝卜干,干野菜。那个时候,这些都是农家一年四季的主要粮食。听奶奶说,小时候有一年天旱绝收,大灾之年,一家人就是靠这些柿子,桫梨,枣和杂粮度过了灾荒。南山有一家亲戚,当家的人很会过日子,平日全家生活俭省,积有存粮,逢灾度日,全家未逃荒,没饿死一人,也熬过灾年。
从此,每到秋季,奶奶就到坡上掐野菜,张罗着全家人摘柿子,晒核桃,晾枣贮备起来防灾年。奶奶常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现在虽说日子好了,吃穿不愁,人们还是要常节俭,防灾备难。
如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家家吃穿不愁,生活没有节俭,随意浪费粮食,君不见酒店饭菜被扔掉,抛撒米面到处可见,岂不知“一米度三荒,粮比金子贵”还是一幅对联写的好:“家富常备千石谷,德高珍惜一粒粮”。保护生存环境,爱护野生动物,它们是人类的朋友,不能为一时之利,破坏环境,殆害子孙后代,以史为鉴,爱护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