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Z是在网络上认识的。
我们有相同的爱好、相似的个性,几乎立刻就熟悉了。问到年龄,我们相差一岁,论起学历,却是跨越了初、高中。我心中好奇,却也没有多嘴询问。毕竟网络与现实里相处是不同的,互不干涉似乎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共同认识。
谁会把现实中的自己完完全全地展示给陌生人看呢?我一边以为这理所当然,一边又对Z包着一丝抱歉,毕竟我们相似的性格其实是我们的伪装---我并不如她那样乐观开朗。
相处不久后,我在现实中遇到了空前的打击,莫大的压力纷至沓来,却无处倾吐。百般无奈,我向Z倾倒了一番苦水,庆幸的是她并不嫌我无礼,反而极力安抚我的情绪,掏出假面下的一颗真心相待;就这样在她的搀扶下,我走完了最辛苦的一段路,彼此了解也更深了。当我们一起在异地街头散步,在她家餐桌上共进早餐时,我想,我们早就不仅限于“网友”了吧,也不同于现实小姐妹,我们是陌生的故人在海上相遇、都将对方当成坚固的灯塔;我们讲话,秋日是秋日,雨水是雨水,她在我眼里是诗的颜色。
我熬夜写作业时,Z会连麦陪着,两人都不出声,只是偶尔能听到书叶翻动的声响。有一次,Z因为身体不适提前睡了,我却在独自奋斗时收到了她点的咖啡外卖;她是这样温柔细腻的人,可我却有些失落,她融化了我的崎岖,可我去往何处寻她精神深处的火山呢?我从来没有遇到过Z的痛苦。
机缘巧合,在一次交谈中,我得知Z休学了三年,大惊,忙追问原因,Z少有的、短暂地语塞了。随后,以一种释然的口气在道:“那时我诊断出重度抑郁症了。”
我才知道她好孤独,但她从不显露自己的孤独,仿佛那是廉价的避之不及的不幸。可孤独分明是难得高贵的圆融,孤独者行走,是水雾清明的符号。
我们终于是坦然相知了,可仍是陌生人,我们不断发掘认识对方,从一个深渊跃入另一个深渊,彼此救赎。Z于我,永远是熟悉的、亲密的陌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