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道路上孑然一人,时常会生出寂寥惆怅之感;有他人的陪伴或许会为途中增加点乐趣,但是也会有更沉重的情感。
我一直清晰地记得初一进校见到她的笑脸,我们一见如故,一起谈论共同的偶像,分享各自的青春梦想,交换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每天形影不离,我们对彼此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不知何时起,我们渐渐疏远了,她身边的人不再是我,她的想法我好像已经不了解了。校园十佳歌手排练时她对歌唱的调子把握的不准,她对此得过且过;班级英语默写组队竞赛时,她在这方面是薄弱的,却对我们的建议她充耳不闻……她于我而言又是那么陌生,或许我们已演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在这大千世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变为“陌生人”,只能说是缘分尚浅啊。
熟悉也好,陌生也罢,生活总是要一天天进行下去。慢慢地,我发现每天生活中还是一个人独处的时间较多,不断地深窥自己的内心,发现“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实是自己啊。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熟不知他人对你的认知与评价;有时候自以为已经足够优秀,熟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有时候过分苛求自己,强求完美,熟不知不完美才是完美啊。
如果你真的非常熟悉自己,又何必需要考试来检验呢?以考试作为一个例子,有些同学自信满满地进考场,出考场时得意洋洋,成绩出来后却垂头丧气,这不正是熟悉的自己成了陌生人吗?有些人因为一次的失利,一蹶不振;也有人借着这次的失利,奋起努力争取下一次的胜利。或许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旧不改热情。
从幼年的孩童到如今青春的少年,回首过去,很多事情或许都已记不清了。翻开儿时的日记,看到天真朴实的话语,或许连自己都会情不自禁;看到一笔一画的工整却幼稚的字体,会感到些许不可置信“怎么会是我写的字呢”。听父母细数小时候的趣事与糗事,常常会脸红的否认,低声地辩驳,但父母或许会有细致的描述。那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事情固然熟悉,但记忆却模糊了,渐渐陌生了……
有人说:“深窥自己的内心,而后发现奇迹在你自己,”认为世界上最熟悉自己的人应是自己本身。也有人认为自己是自己熟悉的陌生人。我想说,不论是熟悉还是陌生,都是在为创造一个更完美的自己而努力,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请相信,你梦想能够到达的地方,经由完整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你的脚步也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