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家风家训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家庭。自然我家也不例外。
当我还很小的的时候,我经常会爬上餐厅的椅子,看爷爷很气派的把一张大纸在桌子上铺开,拿起毛笔蘸足了墨水,拿笔的手不停的一顿一扬,纸上的一撇一捺随着手的不断摆动仿佛也沾上了些灵气,在纸上活灵活现起来。
稍大一点,似乎也看懂了爷爷写的都是些什么名堂。我发现爷爷在练其他字时,总是龙飞凤舞的一气呵成,每当写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一句时,总写的格外认真,神情也格外专注,眉眼间还会有一个淡淡的“川”字。但当时的我也没怎么在意,只是觉得这句话定是有特殊意义的。
直到有一年过节的时候,爷爷把他的的那一幅作品挂在了墙上,我纳闷了,从小看爷爷写毛笔字的我知道,这幅作品比上爷爷的其他作品明显逊色的多,爷爷又为什么挂在客厅那么显眼的位置?
后来上小学了,老师经常给我们讲水滴石穿的道理。我自然想到了挂在了墙上的那副对联,似懂非懂的明白了那副对联的意思。每天一回家,我就能望到那副对联,想到水滴石穿的故事,一滴水固然渺小,但成千上万滴水凝聚成的力量却可以“穿”石。这一现象告诉我们要学会日积月累,积累看似渺小的力量,说不定日后将会化做巨大的能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路远吗?全部都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要开始走第一步,就会离终点近一步,只有你有恒心,千里之路并不遥远。想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要有开始,只有开始才会离结果近一步,怪只怪有些人,想到千里之路的艰辛,走到一半,或者没有出发就已经退缩了。
古人云:“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又云:“圣贤之学,非造次之成,须在积累。”,我们要有一颗恒心。有位哲人说过:“毅力是人类灵魂的最高统治者。”没错,毅力让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万物得以生生不息,蓬勃繁衍,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愚公之所以能搬动大山,离不开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决心。只有那一颗充满毅力的恒心,才能日夜把那小小的水滴砸向石头,若是某一滴水半途而废,则无法成就“石穿”。这便可见得恒心的重要性。
虽然大家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万事开头难。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总拿着自己的成绩和别人比较,渴望着比他人更加成功,急切的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走得更久就能够走出别人没有走出的距离,走得更远就能够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风景。
一段新的旅程可能就开始于现在,就从脚下的第一步出发吧,不要问路在何方,但一定要知道自己最终想去的地方,不要看到更加旖旎的景象而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地,那样最后只会迷失了方向,不忘初心,坚持到底,这就是我对我的家风家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