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一位中国记者在上海南站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个男孩在嚎啕大哭。他的身后是一片废墟,昔日的车站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还要从几小时前说起~~~~~~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中午,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样,仍然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售票点,人们争的争,抢的抢,谁不想活命呢?火车票一抢而光。站台上,有的人坐在站台内设的座椅上,珍惜地吃着仅剩的干粮;有的人身上拎着大包小包,在忧愁地想着以后该如何生活;还有的人就站在站台上焦急地等待着火车到来。即使是素不认识的人也在相互安慰。其中就有一对父母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男孩,这对父母坐在站台内设的座椅上交谈,在人群中显得特别显眼。
自从日军侵略了上海,本来生活就不容易的一家变得更加艰难。他们用了全部的积蓄,好不容易才抢到两张去长沙的火车票。他们的儿子还不会说话,但冲着谁都笑嘻嘻的,无忧无虑,天真可爱。他长得白白胖胖,有着细细的柳叶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两只大大的招风耳,唇红齿白,长得特别可爱。母亲正在给儿子喂奶,她的动作是那么轻柔,眼睛里仿佛有一汪秋水,慈爱地看着儿子。父亲拿着一个发出馊味的花卷和一小瓶水。他的脸有些苍白,头发显得枯槁。他只要看到花卷,就忍不住吞口水,但他忍了又忍,将花卷掰成两半,把大的那块花卷递给了母亲。“钱全部拿去买火车票,只剩一星期前的花卷,味道有些发馊,和着水凑合吃吧。”母亲笑着接过花卷。“没关系,”她笑着说,“等到了长沙,鬼子就耍不了威风。钱可以赚,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喂完奶,儿子睡着了,父母忧心地谈论着以后的日子。
天空阴沉沉的,像是在宣判死刑。下午两点左右,天空飞来四架日军的飞机。“听我口令,放!”十几个炸弹从敌机上纷纷落下,在火车站的人们惊慌失措,纷纷逃窜。可是这只是徒劳而已,因为从远处又飞来八架日军的飞机。
“呜——”火车终于来了,站台上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往火车上挤,好像上了火车就能逃过一劫,但炸弹已经砸中了火车头,其它炸弹也一个接一个地落下。顿时,火光四起。巨大的爆炸声和建筑物的崩塌声吵醒了男孩。“哇!”他吓坏了,放声大哭。天桥、站台,甚至铁轨也受到炸弹的袭击。父亲已经被炸毁的天桥埋没,母亲的身子也被塌陷的站台压着,她手里还抱着哭啼的儿子,她用自己的身躯掩护了她的儿子才让他幸免于难。轰炸还在继续,炸弹仍然不断地从空中落下。其中一个炸弹眼看马上就要落到母亲这里,她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儿子向空旷的铁轨上抛去。
轰炸终于结束了。男孩仍然大哭着,不知道他是被吓坏了,还是因为疼痛而哭,或者是为了亲人的离去悲伤?塌陷的站台,炸毁的天桥,亲人就埋在这片废墟当中。男孩无助地坐在断裂的铁轨上,身上有多处伤口在流血、化脓,衣服上到处都是灰尘。男孩还在嚎啕大哭,他还不会说话,只会哭。他根本做不了什么,只能哭。他就无助地坐在铁轨上,可怜地哭着,面朝一片废墟哭着。
所幸,他被搜救队救起,一位中国记者把这一幕拍了下来。
看了照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战争给许多人带来灾难,这个男孩是幸运的,但战争中没有人知道的孩子,他们当时或以后又是怎么的?我想,这些孩子可能会被送到孤儿院去,长大以后可能会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也可能在废墟中活活饿死。而这些可恶的侵略者,总有一天要遭到报应。
我希望,在这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将战争送进坟墓,让美丽的“和平之花”在世界各地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