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欢送赴科威特油田灭火队伍的人群中,一位四方脸、高挑个、身穿蓝色中山装,约摸五十多岁的人,正大踏步地走向等候在那里的汽车。他,就是我的邻居,全国有名的灭火专家蒋泽厚爷爷。
蒋爷爷是专门从事油气井灭火控制研究的高级工程师。过去,我国钻井技术落后,钻到高压气层,油龙油虎猛然窜出地面着火嫩烧,造成机毁人亡.国家油气受到损失。蒋爷爷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痛心,决定制服油龙油虎。
从那以后,他潜心研究、收集资料,到井队和工人一起一身泥一身油地分析、研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摸到了油龙油虎的活动规律,找到了制服的办法。四川、中原、胜利、江汉、大庆、大港、青海、新获等地油气田,留下了他的足迹,全国三十多口着火井、喷油气井,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将爷爷被人们誉为灭火专家,被评为能源部劳动模范。
1987年,我国在新疆沙漠钻的重要探井沙参二井,因为气压高,石油喷出无法抑制,油田周围一百多米的沙漠,到处都浸透着原油,多么可惜呀!如果不及时制服,还可能燃起一场大火。
因此,我国用几十万美金,请来了包登公司的两位专家来处理,干了两周,两个美国考察专家连连摇头:NO, NO 这口并只有报废。结果,仅用枯结剂封住漏,就离开了中国。原油是国家的重要资源,绝不能报废。外国人不能制服,难道中国人也不能制服吗?于是,蒋爷爷带领几名人员风尘仆仆地从四川赶到新疆,开始了制服油龙油虎的战斗。新疆人们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沙漠里,更像一个大蒸笼,又热又渴。蒋爷爷顶烈日,冒风沙,用自制的特殊装置,把钻杆从油井拔出来,当拔到第四根钻杆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响,一根九米长钻杆从油井中冲出,落在离他们仅两米远的地方。好险哪!怎么办?不干了吗?干到底!蒋爷爷又制定了第二套方案。凭着他那股子牛劲,凭着他那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把埋了两年多的钻杆全部拔了出来,接着又下了新油管,换装上了新井口。油沙二井又获得了新生。多年没制服的油龙终于在蒋爷爷胯下服服贴贴了,国家的原油保住了,外国人没有办到而蒋爷爷他们却办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