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昨天就立秋了?!”
我还一直沉浸在夏天里,万里无云,芳翠满城。然而秋天,一个新报到的季节,需要细细地品味。
我发现夏天的燥热里多了一份清凉,清风如缕,万物皆舒展。
随着日子的流逝,我开始努力地观察。在镶着彩色马赛克的小道上踢踢踏踏,脚下不时有一阵落叶的脆裂声。泛黄的比例越来越大,把路上泡成一派金色的海洋,
这令我想起在油画中经常可见秋的素材,因为红、橙、黄的色调实在是多彩极了。有时候,浓彩之中是一方宁静的湖面,映着岸边各色错落的树木、山峰的斑驳的影子,还有蓝天和洁白的云朵,搅在一团蓝透了的水中,轻轻松松便勾勒出一幅不错的图景。我忽然发现,秋天的凋零,已经被缤纷的收获所掩埋。
有的画加入了泛舟湖上的少男少女或青年贵族,小舟荡荡,波纹漾漾,人们的脸上泛出喜悦。这不正是快乐的秋色吗?这种闲适的风光,令人不禁想到了春光明媚的时候。的确,春和秋,除了相似的气温外,还有一种类似的、轻松愉悦的感觉,没有冬天的烦躁,只有一份小小的幸福感。
一个周末,我在街上闲游,正路过我的小学,欣喜地走了进去。母校有几棵高大的银杏树,春天长出绿叶时,我们并不注意它,因为它既没有杨柳的妩媚,也没有丁香花的颜色恬美,更没有梧桐庞大、足以铺起一条林荫小路。可一到了秋天,它长出了金黄的小折扇,一切就都安宁不了了。挺拔的大树,枝头悬挂着一簇簇的银杏叶,在风中轻轻摆动。若是风大些,就会形成一股旋风,把树叶裹挟下来,在空中打旋,由上而下,折腾一会儿才落地。花坛里,从天而降的黄色小珍宝们盖住了小草野花,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层层叠叠摞了一大堆,散了一大片。
曾经,同学们下课会纷纷冲过去,胡乱抓起一堆叶子,脚一踮,始从腰处用力向旁边扔过去,于是金黄便散落了一地。我也会捡起一些叶子,静静地看一会儿,才抛起、散去。我还会调皮地偷偷把叶子夹在朋友头上,指给她看。于是,我们在一起“咯咯”笑个不停。这是我亲眼见到过的最真实美丽的秋景,一个混杂了欢声笑语的、金黄的世界。
看过了六年的春秋,今日再抬头,她比昔日更胜一筹。我现在仍然可以抓起一把银杏叶,“哈!”一声,双臂360度张开,向外面散去。我乐了,没想到在校园一角,又找到了秋的世界。
秋天不是翻日历翻出来的,而是品味出来的。你是否在小时候惊喜于梧桐叶手掌的形状?是否会往兜里装桂花?是否喜欢踏着落叶跑步?背诵了多少年的“空山新雨后”、“人闲桂花落”,但是秋,它并不只存在于文人的诗词墨画中。物质生活丰富的现在,只要暂时丢开心事,细细品味,身边就有秋天。
后记:活在当下,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