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街头的日记600字4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条关于街头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推荐】街头的日记600字(1):
春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信步走在大街上街上的行人不是很多,一个个来去匆匆。
路过菜市场十字路口的时候,我愣住了,一个小姑娘正在四处张望,脸上布满了焦急之色。咦,她在干嘛呢?瞧她那样子,长得真可爱,胖乎乎的圆脸上,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红红的小嘴抿得紧紧的,头上的小辫一摇一晃。她是在等人吗?看样子等了很久了。等不来也就算了嘛,我看了她一眼。这时,我注意到她那胖乎乎的小手正紧紧地攥着一个钱包。
我走到路边的小吃店里,准备吃早饭。这时,只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颤巍巍的走过来,拉住老板的手问:“我的钱包掉在这儿了,你捡到没有啊?”“对不起,老人家,这我可没注意啊!”老板摇着手。老奶奶一下急了,眉头皱起:“这可怎么办?我那钱包里面还有20xx元和身份证哪!”老奶奶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奶奶,这是您的吗?“清脆的声音打断了周围嘈杂的声音。正是那个小姑娘,他手举钱包,眼睛里充满了笑意。老奶奶像看到了救星,接过钱包。:”是我的,是我的。”“您看看,差不差东西?”“不差,不差,谢谢你,小同学!”老人的脸上充满的感激,紧蹙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不用谢,老奶奶,再见!”小小的身影蹦蹦跳跳的消失了。
“老人家,你可遇到好人了,这小姑娘都在这等了两个多小时了。”一个卖菜的阿姨说。“是啊,我怎么没问她的名字?”老奶奶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不住的懊悔。
远处山上的映山红,在于水的滋润下娇艳无比,就像小姑娘绽开的笑颜。
【推荐】街头的日记600字(2):
走在十字路口,我亲眼看见那些不文明的人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街头“运动会”。
镜头一:一个小男孩一边走一边啃一个苹果,走到路啃完了,看到不远处一个垃圾桶,我以为他会走过去把苹果核扔进垃圾桶里,谁知他只是瞄准那个垃圾桶,然后摆出一个投篮的姿势,脚尖轻轻一踮,就把苹果核当成小型篮球,一扔,可是,他的技术不太好,没投进,苹果核在地上滚了几圈就停了下来。可那个小男孩头也不回的走了,不知道这个苹果核会不会被某个路人踩到造成麻烦呢。
镜头二:一波一平一波又起,红灯再次亮起的时候,人们停住了脚步,静静地等待着。而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少年骑着自行车,穿着校服,不抬头看红灯,依然加大脚踏板的力量直冲过去。来来往往的汽车纷纷急刹车,发出刺耳的吱吱声,有的甚至开开窗户说到:“这小孩儿怎么不看红绿灯啊?”但骑车的中学生完全不顾周围的汽车使劲的扭动车身,划出了漂亮的S型路线。得意洋洋地穿过了十字路口,扬长而去。
镜头三:中学生才刚走不远,一位留着刺头的年轻人就耐不住寂寞,他想要横穿马路,却不想走到十字路口,从斑马线上通过,就在靠近栏杆的地方准备来一个跨栏,看他先走到距离栏杆几步远的地方。甩甩手,然后往前冲几步,一抬腿就从栏杆上跨过去了,多漂亮的一个跨栏呀,只可怜了在马路上来往的车子,一个急刹车,差一点就造成了追尾事件。
街头是公共场所,真希望这些“运动员”们不要在这里发挥他们的运动技能。
【推荐】街头的日记600字(3):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个休息日,我们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进行了今年五一采访,采访主题是“听党话,跟党走”。这条街上有很多人,十分热闹。我们每人要采访四人,而我采访了五人,超额完成了任务。
采访过程中,有些人非常愿意接受采访,也很配合,还有不少人拒绝了采访,我也欣然接受。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碰到了一对母女,是一位年轻的阿姨和她的妈妈。当我迫不及待地走到阿姨身边询问是否可以采访时,阿姨害羞地拒绝了我。
当我失望地准备离开时,却见那位年轻的阿姨走向了她的妈妈,说:“有个小男孩要采访我,我拒绝了。”她的妈妈立刻说:“采访什么呢,没事的,去接受采访吧,听听说什么呀?”
这时,让我感到惊讶的一幕出现了,那位年轻的阿姨向我又走了回来,她说:“我还是接受你的采访吧。”
于是我开始了。一连串的问题抛向了年轻阿姨:“您知道今年是中国GCD建党多少周年吗?”、“您知道‘中共一大’在哪里召开的吗?”、“您知道的中国精神有哪些吗?”
那位年轻的阿姨无语了,我仿佛看见了她流下的汗珠,她还用微笑掩饰住了她的紧张。我问她的问题,她都答不上来,于是我也对她笑了笑,随后把问题的答案告诉了她。最后她不好意思地在活动记录卡上写下了她的名字,并迅速地和妈妈离开我到别处去了。
我心里在想,阿姨小时候一定没有参加过新闻学校这样的实践活动,才造成了现在的胆怯和对时事的不关心。回想我第一次采访,也曾经紧张得说不出话。随着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越来越多,锻炼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变得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喜欢与人交流,也越来越关注新闻时事了。
在我采访那位年轻阿姨的时候,我的搭档周雨和同时也完成了她的采访直播。我们任务顺利的完成了,拿着活动记录卡开心地走向了大门,这真是一次有趣又难忘的采访啊!
【推荐】街头的日记600字(4):
一、调查目的
在街上,我曾无数次看到过广告上有着错别字,但都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它。可自从我学了第三单元,我便知道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于是我对街头不规范用字情况做了调查,要让大家知道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二、调查方法
1、查找资料。
2、询问他人。
3、实地调查,做相关的记录。
三、调查情况
在做调查的时候,我发现了有些商家是故意写错字,用谐音字去篡改一些常用成语或词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达到让消费者到店铺消费的目的。如:有的服装店将成语“依依不舍”改成“衣衣不舍”,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这家服装店看起来还不错,从而进去消费;有些服装店还会将“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等,商家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想让自己的店铺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仅仅是是服装店,还有一些卖海鲜的店铺把“年年有余”改成“年年有鱼”,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过年不能没有鱼,然后便进店铺去买鱼。这些商家的做法,是对汉字的不尊重。
四、调查结论
1、有些商家是不知道自己写错了字。
2、是商家故意写错字,用错字去吸引消费者。
五、建议
1、在街头传播一些汉字知识,让大家知道写错字的坏处。
2、与商家商量,看是否能把错字给改过来。
3、让大家知道汉字的有趣,也让大家知道写错字,还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小作者严格按照研究报告的格式行文,态度严谨,值得肯定。小作者在行文时由现象到本质,先列举调查到的现象,后分析其中的原因,由果到因,逻辑清晰,让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