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天寒地冻的作文大全2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篇关于天寒地冻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推荐】天寒地冻的作文大全(1):
一声声警笛声响起,不自觉地抬头看了眼远处的车辆以及拥堵的人群,上方的红灯闪烁着,混映着蓝白的车身,让人缭乱。题记
人口大国,这个称呼用在一个容纳了十三亿人口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土地的中国一点也不为过,然而事故大国这个词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周围。视野中不断出现一起起事故,不断有人死去,家破人亡,礼让交通这个词也逐渐明朗起来。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每年都有数以记万的人死于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奢靡生活,酒驾,毒驾,看似只是新闻报道的故事却在身边频繁上演。
法律一部部的维新修订,换来的却是一场比一场更猛烈的交通事故,而大多是由于到了绿灯司机横冲直撞地一脚油门,车比人贵,规则高于生命,人们开始不断的偷换概念,将规则与生命的关系逐渐曲解为对自己有利的一说。
而在德国,站在斑马线前等待疾驶的车辆通过,但汽车却主动停下来,开车人打手势示意让人先行,游客便特意摆手致谢!当游客到驾校学车时才知道,这是行人的权利,无需致谢。驾校学车路考时,哪怕考生在斑马线前稍微有一点和行人抢行的意识,考官便立即终止考试,绝不原谅!因为驾校的教科书上明确写着:当发现人行道上的行人有要横过马路的意识时,汽车必须减速示意,只要行人迈向斑马线,汽车就必须在斑马线以外停下,以免使行人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
在斑马线前,德国人是否人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呢?一次,曾有人专门在车水马龙的旅游景区路口观察。斑马线上人群川流不息,20多分钟过去了,没有发现一辆车在斑马线上与行人抢行。还有一次,夜里10点多,见人行横道的信号灯是红的,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而站在马路边上的德国老太太就是不过马路。问她为什么不过马路,她说:楼上窗里有人正看着这里呢。德国人的自觉性,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文明水平。
仿佛中国人接受的教育都是高等数学和微积分,驾校教的也只是如何启动汽车做到不在操作上有失误,但恰恰忽略了在礼让方面,不少人早已漏洞百出。
中国,华夏民族,自以为的有礼节的炎黄子孙,却让交通变得烦躁,喧闹,人们热衷于都市,又向往于宁静。像是自相矛盾又正确无误。前两天的新闻还在报道这酒驾司机殴打交警的事,今天又报道出男子不愿测酒驾,难道这便是有礼吗?
古往今来,人们都产生了人让车辆的观念,而近年来的中国式过马路也反映着人们普遍在交通方面文明不够高的问题,礼让交通不在于口,而在于心。全民素质的提高看似简单又实则遥远无比,但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礼让交通的字眼也应烙在心中。
当你老了,
去一座远方的城,
没有堵塞的交通,
只有安静的流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