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作文素材3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篇关于李煜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李煜的作文素材(1):
喜欢一个人就喜欢他的一切,哪怕是缺点,这或许是爱屋及乌最通俗的解释了。 喜欢李煜,尤其是他的词,却怎么也记不起起于何时了。 我曾经肤浅的把古人的诗背来背去,但至于那些诗讲的是什么,尤其在别人问起时,只能脸红加惭愧的敷衍过去,那些绝代的好诗却被我这个冒名的知音给变了味。 我一直以为自己喜欢诗,也曾涂鸦了几个本子,但现在读读,终究令自己喜欢的没几首。如梦方醒的我明白了喜欢这两个字不是随便就能说出口的,说了就得对得起被你喜欢的那个受体。 李煜留存至今的词大概就三十几首,我一直不明白一个坐享四十年来家国的大才子竟只写了这么几首词。不过若是那个好色的赵光义再让他苟延残喘几年,他肯定还会再写几首。但转念一想,就这几首也够了。我们谁也不会因为玛格丽特只写了一本飘而看轻她,相反却更加崇拜像她这样的一本书作家。还有那个孤篇压倒全唐的张若虚,也许你没听说过他,但你肯定听说过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生活的历练沉潜入心底然后所迸发出的呐喊绝对震人心魄,即使是低吟,也足以感彻人心。 李煜的词就有这种效果。 很佩服那些有见识的评论家,简简单单一句话,却彻彻底底看透一个人。比如王国维先生评价李煜的那句: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再比如名人陈第评毛诗:毛诗之韵,动乎天机,不费雕琢。这样的灵心慧眼,高见卓识,对于你我只能是颔首称叹了。 喜欢一个诗人的几首诗很容易,但喜欢一个诗人的所有诗我觉得相当难。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苏璎(说来惭愧,还不知这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她(或他)只爱纳兰词,且出了一本书,就叫做一生最爱纳兰词,文采斐然,意蕴昭昭,读来令人如沐春风。
李煜的作文素材(2):
李煜是一个悲剧,一个让人看了泣涕涟涟的悲剧,只可惜,欣赏他的人太少了。 有的人不屑于提他,嫌他懦弱无能,最后连老婆被人糟蹋了也只能忍气吞声。爱情成为了他抚不平的伤口,在岁月的烈烈劲风里滴血,心黯然的哭泣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誓言变成了天大的谎话,哄得人哭都哭不出声来。 而我一直都没觉得他懦弱,从那苟延残喘的哀怜声里我听出了一个仁者对百姓无比的爱,从那暗暗的牢房里回荡的叹息声中我听到了一颗对于爱的执着的心的跳动。我只能说,那是他的无奈。世人的误解真的有三人成虎的威力,李煜就是有一百张嘴,终究也只会用唾沫淹死自己,而于他人却只是一个小丑在声嘶力竭。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了,若是地下有知,我会告诉李煜他的无辜。 李璟也说不上不是一个好皇帝,我们同情他没有一个虎狼子。我总在慨叹李煜生在了一个乱世,但转念一想,乱世应该出英雄啊,所以李煜彻彻底底不是一个英雄。想想那黄袍加身者,天壤之别啊。但历史却硬是让李煜享有了九五之尊的殊荣。 一个无心于皇冠帝冕的人稀里糊涂的成了南面王,这只能说是阴差阳错,可事实上偶然又那样顺利的朝着必然发展。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醉心于一纶茧,一轻鈎,万顷波中得自由的渔父,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美梦,倒是极大地转了180。 大概有些东西就是这样的,越是争取却越容易失去,还是老庄看得透彻无欲则刚。
李煜的作文素材(3):
他应是个闲云野鹤的词人,一袭布衣,逍遥恣意,不顾什么家国兴亡、龙图帝业。然而他偏偏是这南唐的君主,偏偏要坐在这摇摇欲坠的龙椅上,用这一双挥毫抚琴的手,去撑起这个飘摇的江山。
曾几何时,集一身傲气的大皇子,在华丽的深宫中享尽了一切繁华。他精于琴棋,工于书画,在明争暗斗的宫廷里,超然于世俗的气质隐隐发亮。可当历史的车轮滚到他脚下,厚重的龙袍披到他肩上,他却收敛不了文人的自在与风流,醉影朦胧,丝竹喧嚣,共鸣琴瑟,在纸醉金迷里粉饰着太平篇章。
宋军的鸣金将他愕然惊醒,故国门扉上最后一抹朱红还未消尽,他已成为敌人阶下卑贱的囚徒。于是那个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悲凉身影,成了夜色里化不开的一抹哀愁。我想数千年前一定有一个月如钩的夜晚,寂寞的梧桐树摇曳着清冷的秋,那个南唐的罪人沉默地爬上西楼,眼里凝着的是什么?是昨夜繁华的梦?是朱颜未改的玉彻雕栏?还是三千里冷落的河山?
错为君主,苍天贻误!
所以当鸩酒递到他身前时,他饮得想必义无反顾,早已厌倦了这春花秋月,终在异国的幽栏下结束了精致又苍凉的一生。那衣袂飘然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风尘里,只剩哀伤绝艳的词盈绕在月色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的人生多像一场豪华凄凉的梦,在命运的桎梏里辗转挣扎,只余下昏庸无能的骂名和逾越千年的长叹。那些国破家亡的悔恨与不甘,倒酿成了哀婉的绝唱: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李煜,终究是去了。也许去了故国江南一场明明灭灭的烟雨里,成了一株敏感纤细的草。而我眼里的他,不是帝王,是风流而寂寞的词人,带着不可掩盖的才气,带着不曾泯灭的天真,融入江南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