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推荐:利益的优秀作文4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条关于利益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作文素材推荐:利益的优秀作文(1):
《三字经》曾写道: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见,道德是我们所具备的最初始、最基本的素质。道德体现在很多方面上,比如礼仪。在安徽师范大学打饭时说句阿姨您好可享受优惠,或许安徽师范大学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有礼貌的风气,可对此我不得不发出疑问:通过利益手段让学生养成有礼貌的习惯,最终真的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吗?我认为,懂得礼貌是最基本的道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不能因为利益来决定是否礼貌。管仲也说:道德当身,不以物惑。道德出于本心,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做人的道理、准绳,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如果为了享受优惠而叫阿姨您好,那是不是意味着不享受优惠就不需要对阿姨礼貌了?礼仪的道德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是我们自觉形成的,别人强制不了我们。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道德的培养,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准则。
让利益决定道德,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当你得到利益的同时,你失去的是更加宝贵的东西。朱自清年老时贫病交加,但他宁死也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也不允许家人接受。这样一个有骨气的爱国志士,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他坚守不移,爱国无悔!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道德修为?在利益面前,他不屑一顾,只为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或许会饿死,但他无所畏惧。如果他接受了救济粮,或许他不会拥有今天这么多人的钦佩,因为他失去了宝贵的道德准则。反观之安徽师范大学,为了享受优惠而养成礼貌的风气,这样的道德是不是太过廉价?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这样,但安徽师范大学的做法太过,道德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不因由利益决定,也与利益无关。如果这样做,最终培养出来的风气也会带着利益色彩,而这与安徽师范大学的本心相悖,这并不是真正的礼仪,这并不是真正的道德。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要养成真正的道德,形成良好的风气,是要靠我们自身的自觉性的,学校需要做的,不过是唤醒我们的道德意识,加以鞭策。让我们带着一颗道德的心来对待人和事,不需要利益的驱使,因为道德在我心,与利益无关。
作文素材推荐:利益的优秀作文(2):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言,但也总有一些人不会因为人微言轻而不言。从何时起,在说与不说之间竟也要考虑那么多?我们总提倡着言论自由,可是现实往往逼迫我们住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既然渴望豁达自由,那么我们就应说出来。敢于说,愿意说,应是当下我们最该做的。
为了自身的利益,是保持缄默还是袒露心声?选择前者的,或许会成功、会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但是他们却将自己的良知安放于一边,不闻不问。这么做的后果,私以为,只有最终自己被自己的内心所束缚。孔子曾被三桓联手赶出鲁国,十几年漂泊,受尽艰辛,而三桓则是夜夜笙歌。表面上,三桓的势力不断扩大,可是他们掌控下的鲁国却一年不如一年。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曾说出让孔子回归故里的话,直至终了。人总是在将死之际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才会为年少时的错误忏悔。与其在垂垂死矣之际幡然醒悟,不如早日苦海回身,做个真诚的人。
选择后者的,势必会有所失,但必定会有所得。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遵照我们的本心,做不违心的事,方可无愧于我们自己。
我等虽生来只是芸芸众生的一部分,不曾是掌管一方的强人,更不曾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伟人。我们纵使人微言轻,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当每一个人都说上一两句,那么还会人微言轻吗?只要我们说的是正确的,能够得到人们认可,那么即便人微言轻又何妨呢?每每看到《奇葩说》中的跑票数,有些人认为这些观众是墙头草,但我以为正是各位辩手精彩的辩论博得了观众的认同才会如此。我们不应胆怯懦弱,将自己所想的说出来,无论有没有认可,说出来便是值得鼓掌的。
社会的冷漠,也许是不言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江歌案、顺风车司机案,当热度渐渐消退,人们由愤慨转为麻木,实在是可悲至极。可是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这短暂的一生啊,不说点什么,不做点什么,是否会太过单调呢?追逐利益的时候,不要忘了追逐良心。
愿热血难凉。
作文素材推荐:利益的优秀作文(3):
我听见了古寺中传出的隐隐约约的声音。那声音,似颗颗泪,嗒嗒滴落。仿佛是从那远古走来的一位旅者,此时的古寺,疲惫,孱弱,不堪一击。走在古寺后院的长廊也是这千年古寺的唯一清静之地。一步,两步,三步不经意间,走到了它的尽头。低首沉吟,似乎一下子跌落到了时光的另一端香车纵横的大道通衢,风吐流苏的雕梁画栋,娇鸟啼鸣的绿树繁花此时,是那碧树银台万种色的中唐,一个完全属于禅的时代。
这座新建的寺庙隐于深山之中。每逢夏雨初霁,绿叶婆娑,菡萏飘香,无论是青青子衿还是达官显贵,纷纷前往,虔诚礼佛。独隐山林的方丈静坐堂中,默默参禅;沙弥们亦是一言不发,潜心悟禅。无论来了多少香客,给予多少捐赠,对他们来说,不过意味着天下虔诚向善者又多了几许,而全无得失之念。佛家所谓的斟破、自在恐怕便是如此吧。
冉冉檀香之中,老方丈细捻银须,轻捧香茗,端坐古寺阶前,静看人间潮起潮落。清静的古寺,馨香的芰荷,斟破的红尘这些,便是老方丈的全部。
不知千指的莲瓣开合了几回。韶华乍转,倏忽之间,梦回现实。
随着古寺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寺迎来了新的春天。当地政府趁此良机大力发展旅游业,随着一轮一轮的资金投入,古寺面貌焕然一新原先植满袅袅婷婷的芰荷的池塘被各种游船划艇占据,高雅庄重的磬音被各式电子佛教音乐所取代,葳蕤苍翠的古树被各类广告牌遮挡游人如织,人们大声谈论着如来观音,他们身上再也找不到千百年前的那种虔诚与肃穆。
更有甚者,打着求官招财的幌子,在这圣洁之地公开招摇撞骗,竟也有不少人愿者上钩,图的就是以金钱求实惠。
古寺门前有块石碑,上书:此寺建于中唐,颇受历代统计者青睐,多次翻修,香火不绝,绵延至今
是的,时至今日,寺院中的香火依然很旺,可其中的内涵与精髓,怕是早已变味。这种对文化、对宗教功利化的态度实在是让古寺蒙尘历史不可戏谑,古寺不容趋利!
夜已深,古寺终于恢复了清宁阒然似乎又回到了遥远的中唐。也许只有这深夜的片刻时间古寺才能回归它的本真。想到这,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不知在这清宁的深夜,导演了这场借古寺谋利的闹剧的创意者们能够恬然入梦吗?
此时此刻,我的心与那袅袅的檀香遥相呼应
作文素材推荐:利益的优秀作文(4):
诚信,一直以来都是先秦诸子百家推崇的重中之重。从《论语》一直到韩非子,没有例外地都提出了信在治国理政,为人臣子,安居乐业的重要性。而到了现今社会,很多人为了更大的利益不择手段,选择抛弃诚信。
《孟子》中将诚信归类为“义” 。它认为,一个国家真正的繁荣和安定,都须按“义”来行事。使君者义,才能治理国家;使臣者义,才能更好地辅佐君王;使民者义,才能安居乐业,互帮互助。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齐心协力,快速发展,而如果君、臣、民都以利为先,那么国家就会民不 留聊生,各自为营,最后分裂而结。所以,现代社会的生活生产,也须讲究诚信。而某些不法商家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就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那些卖猪瘟水饺的、注水猪肉的、假烟假洒假药的,可能从短期看他们的利益无比地高,但是一但被发现被曝光,那么他们的所做所为便暴露在公共视野下,被人所唾弃。从长计议,这是很不明智的亏本行为。
但是,那些诚信买卖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利润可能很低,其至有亏本风险,但他们坚持诚信的话,人们会慢慢发现这种人的存在,便会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客流量大了,虽然是利润很低,但是薄利多销,还会被人们所熟知,从长期看,无疑是一种大赚的行为。
而我认为,造成大众抛弃诚信带来的长期利益而选择短期暴利的,就是社会整体急功近利的风气。而这会使人们错失很多良机。其实诚信所带来的利益与水滴石穿的坚持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滴水滴在石头上,好像无事发生,正如诚信做事,利益很小。但如果坚持下去,诚信的水滴便会将磐石滴穿,这样不是和那些一次钜开石头的人,有相同的收益吗?但诚信的好处在于打开下一块利益之石时, 会比之前的简单得多,我想,诚信所带来的,不只是眼下金钱的利益,更多的是类似于人脉和信任这些无形的收益吧。
那收益,就如同雨后花园中的彩虹,只有我们坚持诚信,挺过内心中质疑诚信的暴雨,才能让那彩虹,照亮通往成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