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里的作文素材5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个关于城里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有关城里的作文素材(1):
6月2日上午,我来到了锦州国际会展中心内的未来城。
进入未来城,我就被琳琅满目的展台和各种职业体验吸引了,整个场地非常宽大,有很多职业体验:时装设计公司、交警中心、未来军营、未来银行、法院
我首先选择了服装设计师、交警、银行三种职业,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未来银行体验。在未来银行,工作人员帮我换好了服装,又给我戴上了领花。一位阿姨把我们带到ATM自动取款机前,给我们讲解了自动取款机的奥妙:只要先按动一下红色按钮,然后输入密码,再把你想取的钱数输入进去,钱就像魔法一样从机器里吐出来了。接着,阿姨又带着我们去了人工服务区,各个服务窗口内,工作人员着装整齐,站姿端正,赏心悦目。阿姨还向我们讲解了一些窗口服务的常用语,比如: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您还需要办理其他业务吗?这是您的随身物品,请带好,欢迎下次光临。这次我走进银行,真正体验到了作为一名银行职员的辛苦,由于我的妈妈本身就是一名银行职员,我开始从心底理解了她,敬佩她,更心疼她。
感谢锦州广电给我们带来的大型儿童实景职业体验科普文化节,体会到未来城的各种职业,以及各种职业背后的辛苦。我现在还是一名小学生,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干好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有关城里的作文素材(2):
2018年6月2日,我和几个同学在妈妈的陪伴下一起去了未来城职业体验馆。
一大早我们就到了体验馆门口。哇!人好多啊!我们排了很长时间才进去,到了里面我看到了很多种职业。第一个体验的是T台走秀,我穿上了一件很帅的白色西服,走上了一个很靓丽的大舞台。第一次登上大舞台走模特步有点紧张,但也感觉非常自豪,非常自信!
之后我又体验了育婴员。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放了一个假娃娃、奶瓶和纸尿裤,老师教我们怎样给小宝宝喂奶和换纸尿裤,我小心翼翼的把小宝宝抱了起来,动作非常笨拙。抱了一会儿,我的胳膊就酸了,这时我才体会到当妈妈真的非常不容易。想起小时候妈妈照顾我的画面,妈妈您辛苦了!母爱真伟大!
然后我又体验了武装押运、消防员、酒店等职业。我体会到了每个职业都有它的乐趣,同时也有它的不容易!今天的体验我收获很大,也很开心,期待以后有机会可以再来!
有关城里的作文素材(3):
2016年,阿里研究院发布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排行榜,云和县再次上榜,连续4年位列丽水市第一名。
这份荣誉的取得,“中国淘宝村”巧云村、高胥村功不可没。
巧云村是个城中村,耕地被征用后,村民增收空间有限。但巧云新村西邻木制玩具城,地理环境得天独厚。2012年开始,一批以销售木玩为主的电子商务淘宝店悄悄入驻巧云新村,店主既有巧云村民,也有山区农民,还有来自安徽、河南、四川等地的“新云和人”。
面对机遇,巧云村制定了“云之谷E商梦想村”的发展蓝图,成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三个党支部,为刚刚起航的“电商之舟”保驾护航。同时,全面开展电商培训,向村民普及电商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并收回整幢出租厂房,低价出租给淘宝商铺,扶持店主创业,使之成为“全民参与、大众创业”的创意园。如今,100多家淘宝店入驻巧云村,年销售总额近2亿元。
高胥村,是云和的另一个“中国淘宝村”。
高胥村位于云和盆地西南角,位置偏僻,但电子商务的春风依然吹进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村里的一批“云和师傅”看到了淘宝商机,纷纷转行开起了网店,并促成“云和师傅”品牌与电子商务的完美“联姻”,成功打造了“云和师傅淘宝第一村”。李海荣等师傅还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实现农民与企业的互联互通,推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高胥村还建成电子商务一条街,淘宝店铺一家挨一家,QQ嘀嘀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进出店铺的不是淘宝小哥,就是来收包裹的快递员。
有关城里的作文素材(4):
城里的女孩和山里的男孩是同桌。城里的女孩很清纯很漂亮,一头乌黑的长发上扎着个红红的蝴蝶结。城里的女孩爱跳舞,跳起舞来那红红的蝴蝶结就伴着乌发一齐翻飞,山里的男孩看着看着就呆了,就想城里的女孩比家里年画上的仙女还要美丽。于是山里的男孩就觉得和城里的女孩坐在一起很幸福。山里的男孩爱写诗,常常把诗投给报纸杂志什么的。忽然有一天山里的男孩的一首诗就在一本杂志上发表了,山里的男孩很激动,就拿给城里的女孩看。城里的女孩轻蔑地撇撇嘴:一块臭豆腐而已。班里开晚会,城里的女孩很活泼,又唱又跳的;山里的男孩却只会坐在一边看,忘情地为城里的女孩鼓掌。城里的女孩就觉得山里的男孩挺逗:“跳个舞吧,”城里的女孩有点不怀好意地向山里的男孩伸出了手。山里的男孩急得脸通红通红的,只一个劲的摆手。城里的女孩站着得意的笑了笑,想逗逗山里的男孩。那天山里的男孩忽然收到了一封信,是城里的女孩写的,看得山里的男孩的脸红扑扑的。山里的男孩很有点飘飘然,马上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觉得城里的女孩就是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后来山里的男孩便给城里的女孩回了封很浪漫的信,看得城里的女孩抿着嘴笑了,觉得挺好玩的。再后来山里的男孩的成绩就越来越下降了,期末时八门不及格。山里的男孩的父亲来了,是一位比农民还农民的农民,连声叹着气就把山里的男孩给带走了。山里的男孩临走的时候把那首诗留给了城里的女孩。城里的女孩有点得意,但不久就觉得心里空荡荡很空虚很落寞。于是城里的女孩就拿出山里的男孩的诗看。城里的女孩看着看着就忽然掉了泪,接着又失声痛哭起来。诗里写得是一个又清纯又漂亮的女孩,那就是城里的女孩……这是我十六岁那年写得,多年过去,只所以现在又要翻它出来,是因为我觉得这个稚嫩的故事其实更像个爱情童话,我想成年人会喜欢它的……有关城里的作文素材(5):
1985年,也就是撤县建市前的一年,我有幸到华东师范大学深造,那年冬天很冷,我家里没有给我寄被子,冬天就睡一条薄薄的被子。有的同学说我身体好,也有的同学说我是来自农村,家里贫困,所以才这样难堪,不知是哪位好心的同学把情况告诉了我们的辅导员倪华强老师,后来学校给困难学生补助,我也因此得到了10元钱的补助。
1986年,撤县建市,我们的身价也随之倍增,我们这些原本在张家港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风风光光的城里人,在外地的老师和同学眼里,张家港市成了“富裕”的代名词,因为当时能撤县建市的全国才几个。加上当时的张家港市政府为发展本地的教育,花80万元在华东师大搞委托培养,这就使得不少地地道道的上海市籍的学生也对我们刮目相看了。后来在我们大学,只要你是张家港人,再穷也享受不到困难补助了。为此,有两位家境比我更困难的86级同学暗暗地叫屈。
不过也有人因此得益匪浅的,1986年寒假我到三兴一个远房亲戚家玩,由于家境贫困,加上老实本分,30岁了还没有找到对象,后来我就帮他写了一则征婚启事,刊登在《辽宁青年》上。不久,应征信如雪片飘来,字里行间洋溢着那种“穷奔沙滩富奔城”的情绪。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乡镇中学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而我市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市区和乡镇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年光阴转瞬即逝,2005年我有幸调入了美景如画的暨阳湖实验学校,妻子和女儿也很荣幸地从乡下人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去年11月25日,北京市和江苏省的部分优秀班主任老师来我市参观,我市的人居环境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北京市第十中学的唐汝育老师对此大加赞赏,他对我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羡慕不已。
由此我更加深刻地感到作为港城人的自豪和幸福。
原载2006-11-7《张家港日报》